估計,從2011年到2015年,食物與包裝機械業總產值有望打破6000億元,每年均勻增速約維持在16%的水平。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估計,從2011年到2015年,食物與包裝機械業總產值有望打破6000億元,每年均勻增速約維持在16%的水平。
但是在我國包裝工業疾速開展的背面,觸目驚心的是很多技能含量高的成套設備仍依托進口,每年很多的外匯用于進口成套的高端設備。如塑料薄膜雙向拉伸設備,一條生產線就近1億元,從上世紀70年代開端引入,到當前為止,國內相繼進口此類生產線110條。除此之外,還有乳品業很多運用的無菌包裝盒、灌裝設備簡直都為瑞典利樂公司一家供給。
業界專家以為,我國包裝機械對國外高端技能的過度依靠,曾經嚴峻制約了我國包裝工業繼續、穩定開展。
當前食物包裝機械競賽日趨激烈,未來的食物包裝機械將合作工業自動化,促進包裝設備總體水平進步,開展多功能、高效率、低消耗的食物包裝設備。
據了解,傳統的包裝機械多選用機械式操控,如凸輪分配軸式,后來又呈現了光電操控、氣動操控等操控方式。跟著食物加工工藝的日益進步,對包裝參數的懇求不斷增多,原有的操控系統已難以滿意新方式的開展,而將集機、電、氣、光、生、電磁于一體的機械電子設備用于食物包裝機械,在描繪時著力于進步包裝機械的自動化程度,將包裝機械的研制與計算機連系,就可完成機電一體化操控。
專家引見,一個完好的機電一體化系統,普通包羅微機、傳感器、動力原、傳動系統、執行機構等局部,它摒棄了慣例包裝機械中的煩瑣和不合理局部,而將機械、微機、微電子、傳感器等多種學科的先進技能融為一體,給包裝機械在描繪、制作和操控方面都帶來了深入的變化,從根本上改變了包裝機械的現狀。
為了食物包裝業的安康有序開展,中國印刷及設備器件工業協會高級顧問譚俊嶠主張:全力推動企業資產重組,加速樹立現代企業制度;安身科技立異,加大自主立異力度;逐漸推廣“大強小?!钡纳a經營形式,構成“差異化”市場競賽系統;注重綠色包裝根絕污染和注重環境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