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臺20世紀70年代生產的進口封包機,原驅動系 統為高壓電動機-直流發電機-直流電動機系統。 該機小車系統的轉速控制是由小功率可控硅控制直 流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來實現的。弱電控制電路則由 成系列的各種模塊構成,每個模塊是一個基本的電 路單元。由于當時的技術水平所限,模塊內所用的 器件較為原始,所以溫漂大,工作不穩定,常有失控 現象發生,對安全生產帶來很大隱患。繼電器和接 觸器因運行年代長久,運動部件多有磨損,工作也不 夠穩定,因觸點不良而引起的故障逐年增加,而且不 少電器無相近性能和相近外形的國產電器可替代。
整個電氣系統工作效率低,能量損耗大,調速性能 差,可靠性不高,備品、備件供應十分困難,維護工作 難度大,無法滿足目前對起重機系統可靠、安全運行 的要求。因此,鑒于小車在高空作業的惡劣工作環 境和系統對可靠性的要求,筆者選用了OMRON的 CQM1H型PLC作為控制器進行技術改造。通過改 造,降低了設備的故障率,提高了生產效率,解決了 部分備件無法國產化的問題。
1 針桿的調整 :
機針的安裝 機針應挺直,針尖鋒利,針眼無 毛刺,無明顯磨損。如機針不符合上述要求則應更 換。裝機針時必須把針眼處的凹形面朝向前方(縫料 送出方向),機針柄必須插到底,再鎖緊針桿螺母。 )針桿的高度調整 應配合彎針運動位置而調 節。調節方法為先用手順時針轉動帶輪,使彎針與機 針交合時彎針尖超出機針左邊1~ 1.5 mm,機針孔的 上方須和彎針的底邊基本齊平,若不符,則可稍松機 針桿聯軸節上的螺栓進行調整。因為兩者有著相互 配合動作的運行規則,使之完成刺料、勾線、成環的工 作過程,所以上述彎針、機針兩者的調整應同步2送料機構的調整 :
2、 針距長度的調整
根據用戶的要求在6.5~ 11 mm的范圍內進行調節。調整方法是,先松開緊 固在送料連桿上的厚螺母,通過牙架座扇形槽中的 針距調節螺釘作上下移動的調節,送料連桿下降使 針距加大,上升則使針距縮小,調至所需針距后務必 擰緊調節螺釘上的螺母;同時應調整護針塊和機針 的間隙,基本尺寸為0.08~ 0.13 mm。需要注意的 是,調到大于原來的針距時應先把護針塊向底調平, 待調成所需針距后,再調好間隙。 2)送料牙的高度 該高度根據包裝袋材料的質 量及厚度來確定,送料牙通常高出針板上平面的尺 寸為1.8~ 2.2 mm。送料牙調節過高會與針板相 擦,出現倒送縫料與線辮倒抽現象。
3 輸線機構的調整 :
縫線張力的調整 面線(上線)、底線(下線) 的縫線張力是由2只夾線器調節的,通??p線張力 是面線大于底線,調整夾線器要根據初縫時線跡的 松緊來進行。調整張力后線跡若仍偏緊或偏松時, 應調整面線的線量調節桿與底線的彎針挑線機構。 13 2)輸線時間與輸線量的調整 底線、面線的輸 線時間與輸線量的調整是由線量調節桿與彎針挑線 機構控制的,必須根據縫料厚度的變化與針距的調 整作相應的調整。面線的輸線量由線量調節桿上下 位置的調節來調整,底線的輸線量與收輸線時間由 彎針挑線機構來調整。彎針挑線的主要工作循環通 過動片的左右擺動,使底線在動片的圓角處起到收 線、放線的作用,其調整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縫紉的質 量及線跡的美觀。調整時擰松外曲柄上的螺釘使動 片上下調整,動片調上可延遲底線的釋放時間,反之 底線則提前釋放。一次調整后要看釋放底線的時間 及彎針成環情況及線跡是否美觀,面線、底線松緊是 否基本一致等。
4 壓腳壓力的調整 :
壓力的大小取決于縫料的厚度,縫薄料時須減小 壓力,反之,則增大壓力。當縫料推送順暢,針跡均勻 時,切勿再增大壓力,以緩減機件磨損。調節壓力時 旋進2只調壓螺套可增大壓力,旋出則減小壓力。